当前位置: 首页 >信息 > 正文

天天看点:一连11天收视破一,央视这部家庭大剧,打开国剧演技天花板,炸了

2023-06-14 11:15:09 来源:互联网

上好‬的‬演技‬,往往有两种表现。


(资料图)

第一种是“千人千面”。

你能从演员身上,看到成百上千种样子,却唯独看不到演员自己。

比如《狂飙》中的张颂文。

他能演得了胆小精明的贾老爷,演得了纠结自责的朱永平,也演得了表里不一的唐奕杰。

在《狂飙》里,他饰演的高启强,完全藏住了自己。

每次演新的作品,观众记住的,往往也是新角色的名字。

第二种是“千人一面”。

这种演员无论接到什么角色,都有强烈的个人烙印在里面。

比如曹操这个人物,本来已经被鲍国安演到了观众心里,大家都认准了曹操就该是这样。

可若干年后,于和伟饰演曹操,一下就演出了睥睨天下的霸气和雄心,两版都带着鲜明的演员个人痕迹,观众看完忍不住惊叹:原来曹操还能这么演。

不管是哪一种,好的表演总能让人过目不忘,后劲十足,一眼万年。

最近,就有这部央视一套的大剧,凭演技让观众过足了瘾。

有人说,“简直是在看生活而不是演戏”。

还有网友送上赞叹:这部剧简直就是中国演员的演技天花板。

不卖关子了——《熟年》。

郝蕾、王鸥、唐艺昕、宋丹丹、刘奕君、张国强、王彦霖、曹翠芬,主演个个实力派,全程飙戏。

没有出轨强情节,没有 “打小三”环节,没有刻意制造焦虑,只是将家庭、婚姻、生育、养老等人生问题依次铺展开来,现实的压力感就扑面而来。

一句话,一部央视家庭剧,演活了成年人世界的生活本身。

观众认吗?当然。开播11天,一口气拿下收视率全程破1。

重点四个字:感同身受。

有人说在剧中看到了自己,有人回忆起自己婚姻中的崩溃瞬间,有人直呼“咱家姥姥、二姨就那样”。

家庭剧最困难的地方在于,剧情太生活,太写实,有一点虚假,都会影响整部剧的观感。

好在,剧中有一群响当当的好演员。一场“家宴”,也是演技盛宴。

接下来,就让我带大家看一看,《熟年》中,5个老戏骨的5个演技名场面,见识一下什么是顶级表演的魅力。

家庭剧其实演的就是生活,那就让我们从最生活的——干饭戏开始说起。

01、郝蕾:一场“吃煎饼果子”7种情绪递进,这才是实力派女演员

“老倪家”的大家庭,由老太太+4个小家庭构成,每个家庭又有各自的特点,涵盖了中国当下最普遍的几种家庭模式。

也拍出了中国人的各种情感:亲情、爱情、友情,以及人情,它也是近年来少有把中国式家庭人情世故讲透了的剧。

张春梅,原本是成功独立女性的模板。

年过四十,是一家杂志社的副主编。

家中有房有车,经济宽裕,老公倪伟强(刘奕君 饰)是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看似生活过得最光鲜,但家庭矛盾与事业危机一样都没少。

当更年期不期而至,婆婆患病丈夫闹离婚,孩子要搞乐队休学,志在必得的主编之位也被拼流量的新媒体主编拿下。

这个处于命运分水岭的中年女性,整个人就像煎饼果子一样被生活两面煎,事业婚姻全都受阻,最终婚也离了,还从杂志社离职。

这么一个角色,按传统家庭剧的演法,可以演得很炸裂,很狗血,场场戏都撕心裂肺。

但郝蕾没有。

没有五官乱飞,歇斯底里,郝蕾的表演无声而克制地融入角色,将张春梅人到中年的无力、迷茫与觉醒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
比起大张大合的情绪化演绎,更难的是在细水长流的叙事里,演得自然而不乏味,在微小日常的事件里,建立起观众对演员,对人物的「信任」。

郝蕾剧中的演技名场面很多,但我最喜欢的是一场看似平平无奇的吃煎饼果子的戏,一场吃戏,郝蕾演出了7种情绪递进。

这场戏的开场,是春梅和倪伟强终于离了婚,走出来的时候,春梅忽然坐在了台阶上,开始吃煎饼果子。

倪伟强一回头,春梅眼中淡定且从容,给伟强也递过来一个煎饼果子,眼神里透着一种由衷的深情,这是第一层情感。

婚是倪伟强坚持要离的,但春梅并没有怨恨,还把对方当亲人,也把倪老太太当自己亲妈。

假装满不在乎让对方赶紧吃的时候,春梅眼神里出现落寞,这是第二层情感。

随后,在讲述当年两人结婚时一起吃煎饼果子时,春梅多了一层怀念和感动,少了之前的落寞和苍凉,这是第三层情绪。

特别是讲到“两个傻冒”时,可以明显感受到郝蕾眼神亮了起来,嘴角似乎带着笑意,但又能看出一丝丝落寞。

这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,是第四层情绪。

他们曾经是那么相爱的两个人,但生活把一切都磨没了。

故事讲完,悲伤从心头涌起,郝蕾却继续大口吃着煎饼果子,吃得是真香啊!这是第五层情绪——

观众似乎能看到春梅心里的一滴泪,挂在心里久久不流下来,春梅在隐忍,她越忍,越克制,越是用大口吃,这种痛就越强烈,越让观众共情。

到这里,春梅忽然深深叹了一口气说,“过去你老是说我控制你,是,我这个人,控制欲是挺强的,现在,我也没有巨婴了,我刚好把我的控制欲放在妈身上,她现在太需要人照顾了。”

这段话郝蕾在伤感里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,悲中掺着一丝淡淡的自嘲,这是第六层情绪。

但她又转头对倪伟强说了一句,“放心啊,我一定会把妈照顾好的。”

戏演到这个份上,其实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,需要表达的情绪,已经演得明白白了,需要的,只是一个收尾。

这时候春梅喊了对方一句,“伟强啊!”刘奕君应了一句。

郝蕾说出了这场戏最后一句台词——“从现在开始,你自由了!”

说这句台词的时候,郝蕾收起吃了一半的煎饼果子,望向刘奕君,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,悲伤却渐渐涌起,这是第七层情绪。

完成这层情绪表达的,不仅是台词,而是郝蕾最后的动作,她好像用尽全力,才从台阶上把自己撑起来,然后头也不回得走了出去。

这个动作,就像一场完美比赛后最后一个全垒打,一首曲子最后一个强劲的音符,重重地拍打在倪伟强和观众的心里。

动作背后的隐喻是那么清晰:这个妻子终于拼尽全力,让自己从一段婚姻中走出来,向前走,不回头。

整场戏郝蕾一镜到底,没有任何卡顿,表演的情感,从淡定到悲伤,从回忆到自嘲,堪称出神入化。

前后不过3分钟的戏,郝蕾和刘奕君不仅遵照了人物固有的性情底色,更在这一基础上,用极少的肢体和神情去勾勒层次,延伸演绎了这对夫妻之间,看似分手实际脉脉隽永的情感。

是她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信,最日常的情境之下,也可以拉伸出极强的张力,让角色丰满而落地。

我们在国剧中看过各种假吃,郝蕾不仅是实打实地吃,更把一场吃戏演出无穷层次,这才是真正能带入观众的原因。

就这一场戏,春梅这个人物,也由此完成了从过度控制苦守家庭,向找寻另一片天地出发的角色转变。

郝蕾,实在是太优秀的实力派女演员。

接下来,咱们再说一场吃戏。

02、宋丹丹:一场“低头”戏演尽家庭中的人情,生活化演技天花板

宋丹丹饰演的大嫂吴二琥是离普通观众最近的角色,人物主打一个“毒舌”属性,是“恶婆婆”,有着比较老派的价值观点,同时也是全剧最令观众上头的角色。

她嫁给了当大厨的倪家老大倪伟民,缺钱,是这家人最大的困境。

所谓人穷志短,整天抠抠搜搜的吴二琥身上有股市井气,甚至有时候显得市侩。

去探望患病的婆婆,带了三根香蕉两个苹果,自己吃了一个,最后还顺了人家的水果回去。

在家里逼着儿媳生娃,拿买房谈条件。然而儿媳好容易怀上了,看房路上意外流产,她又变卦了。

宋丹丹演的这个角色可以说把生活化表演发挥到了极致,所有观众都能从二琥身上看到自己婆婆妈妈七大姑八大姨的影子。

而表演就是越生活,就越有力度。

不过最打动我的却是一场人物少见的“低头”戏。

剧中有两对很突出的婆媳关系,一组是宛如亲母女的“倪老太太x张春梅”,另一组是在生小孩、买房等方面有激烈矛盾的“吴二琥x刘红艳”。

这对婆媳矛盾的顶点出现在二琥大闹红艳单位之后。

因为倪俊跟她诉苦说媳妇太忙,她直接冲到红艳上司办公室让对方讲究人性,结果老板让红艳尽快离职。

失去了工作的红艳在饭桌上彻底崩溃,最后收拾东西夺门而去。

自己惹的麻烦得自己处理,工作丢了找不回来,但儿媳妇得劝回来。

于是二琥亲自出马,请媳妇吃了顿午饭。

一场好的家庭戏,并不是凭空宣泄,而应当具备穿针引线的效果,把观众带入到当时当景,人物关系的当喜当悲之中。

这场吃戏中的宋丹丹,便给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本领。

这场戏二琥最大的特点,就是优雅。也可以说,低声下气。

在整部剧大多数时候,二琥都是一副得理不饶人,不得理嘴照样硬的架势。

但这场戏,从儿媳进饭店开始她就在陪笑脸。

一开口,先讨好儿媳。

气头上的红艳根本不动筷子,让她有事快说。

没想到二琥一开口就直接承认,“过去真没把当一家人。”然后接着话风一转,说经过这件事想明白了,自己就该把嘴闭上,不该管你们小夫妻的事。

最后诚诚恳恳一句,“这次是妈错了,原谅我,行吗?”

这场戏被宋丹丹演得既痛快直接又敞亮,没半句废话,字字句句都说到红艳心坎上,人物的歉意和倔强透过荧屏都能感受到。

还有种掏心窝子的真挚感。

说到“你当妈了,就明白我的感觉”时,宋丹丹脸上那种带着歉意、期待却又有点美滋滋的表情,仿佛演出了天下母亲都有的样子。

哪怕观众对人物之前做的不是很认同,但是这一幕,足以看得观众频频抹泪,因为中国人对亲人的情感是共通的。

这段戏也让吴二琥的口碑再次骤然转变。

说再次,是因为宋丹丹已经上演了好几次令角色口碑反转的绝活。

老艺术家的演技确实不一般。

但一看预告片,不用说观众又得上头。

宋丹丹就这么凭借自己的表演功底,将一位市井妇女,演出了精气神,让人一秒入戏,可让观众看出婆媳矛盾的现实根源。生活本就是充满矛盾的。

吴二琥从嫁给倪伟民开始,一家三口蜗居在老破小里,倪伟民在灶台上干到退休,辛辛苦苦半辈子却凑不出起给儿子的新房首付,所以老两口住在上下铺,将卧室留给了儿子儿媳。

人物的市侩、现实,说到底是为了这个家,剧中人的人物关系,虽然有纠结时刻但底色是亮的。

一旦你看进去了之后,就会发现二琥夫妻那些鸡毛蒜皮的细腻日常,有滋有味。

人物虽然有缺点,但却有血有肉,接地气,看二琥过日子,就像看我们小老百姓的生活一样。

普通人的家庭矛盾,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,不可能善恶分明,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,就因为生活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,要每家人各自寻找各家的答案。

宋丹丹,把生活演活了。

03、张国强:硬汉演技变脸,一幕“送外卖”戏为自己演技正名

张国强绝对是本剧形象颠覆最大的演员,《士兵突击》和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中的硬汉,竟然演了个被憋在生活里挣扎的小人物。

张国强饰演的倪伟民是倪家大哥,在婚姻中耙耳朵,在家庭中默默付出。想孝顺老妈,自身条件够呛,想调解儿媳跟老婆的矛盾,二琥一声吼,半个字都说不下去。

这样的人物容易被忽略,但好的演员就是能靠一些生活化的细节来抓人,在平淡中传情,一撇一捺都是演员对周遭的观测,最后在平淡中透出生活的隽永。

张国强的演技精彩段落也有很多。

一场戏是他找开饭馆的老同学想讨个厨师的工作,对方说出难处,他趁对方拿外卖赶紧往外走,那种中年人既不想自己尴尬也不想别人尴尬的心境,几个动作演绝了。

另一场戏是倪老太太生病住院那天,伟强雨天送外卖遇到车祸,浑身是伤往医院赶。回家却跟二琥说,自己滑倒那一刻想的是,千万别瘫痪了,不然我老婆还得照顾我。

但最让我泪目的一场戏,还是最新集里,他送外卖遇到儿子倪俊的戏。

也就是这场戏,让我对张国强的表演,肃然起敬。

好在哪里?

第一,极度的生活化。第二,是表演细节。

倪伟民送外卖是瞒着儿子送的,所以当他在饭馆送外卖遇到正跟朋友聚会的倪俊时,两个人都愣住了。

伟民第一时间反应过来:倪俊的表情中除了惊讶,还有一丝尴尬。他知道,对方嫌老爹送外卖,丢人。

当时倪伟民应该有什么动作?

很多观众想到的应该是炸裂的表演,歇斯底里,天旋地转。然而张国强的表演,是简单的对儿子,挥了挥手。然后麻溜地下楼。

但这么一个动作,所有的情绪,都在里头了。

当我们把自己放到倪伟民的角色情境里,就会发现他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。

耷拉着头回到家,跟二琥说起刚才的遭遇,张国强把一段台词,说的结结巴巴,停停走走,但情绪都在这停顿里。

虽然一滴眼泪没有,但一系列举动,将倪伟民细微的心理状态全都表现了出来,那种委屈、不甘、愤怒和无奈,一时间都体现在那停顿和晃神里,自然流畅,让人称奇。

借助这场戏我们就能发现,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情感高潮,都是靠“哭”带动的。

但张国强这场 “没掉一滴眼泪的心里的哭戏”,才是真的绝。

真正生活中的那些难,总是令人欲哭无泪的。

这才是真正的现实,这才是成年人世界里,最正常的生活。

张国强的表演好就好在,对成年人生活的苦和累,丝毫没有掩饰,但又在疲惫无奈中,闪耀出普通人生活里的,一丝光芒。

04、刘奕君:前后两个拥抱,演活了一个煎熬的中年

倪伟强这个角色太难演了,但刘奕君真的演得好。

倪伟强是故事前半段最大的“问题制造者”,他的“崩溃”让倪家整个变得风雨飘摇。

这个人物是带有极强剧情悬念的,通常导演会用的手法就是旁白,由于情况比较复杂,可能还要大量使用旁白才能把人物来龙去脉交代清楚。

但导演刘新半句旁白都没用,因为有刘奕君。

透过刘奕君的表演,不需要旁白,甚至不需要对白暗示,观众也能看出人物有“秘密”,有“苦衷”,这就是好演员和好演技:差演员几句对白都讲不明白。

普通演员能把对白里交代的演明白。

一流演员能演出意在言外。

整部剧倪伟强的情绪一直在变,一开始是极度的窒息,动不动对着春梅咆哮,歇斯底里想要逃。

但越到后面,人物情绪就越复杂。

最打动我的,是角色归来前后,给母亲的两个拥抱。

倪伟强离家前,特地去陪母亲,还把老照片做成了电子相册,

就在母亲美滋滋看相册的时候,他伏在母亲身后,轻声说了句:那我走了。

然后给母亲远远磕了个头,带上行囊就走。

角色的行为看上去那么无情,但刘奕君的表演感情又是那么饱满而真挚,富有感染力,刘奕君将自己和角色完全融入,他难过的眼神里,既有不知怎么开口告别那种不知所措,内心极度的纠结和难过,又有种孩子般的撒娇和真挚。

什么叫表演层次感,这就是。

另一场戏,是他归来的那个拥抱。

归来后的倪伟强,整个人跟之前有了很大不同,这种转变,从归来的一个回眸,和跟母亲的再次拥抱,就显现出来了。

抱着母亲的倪伟强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,深情地抱着母亲,表情有愧疚,似乎还害怕大人数落。

这段戏中,刘奕君又是哭又是笑,面部表情不多,但感染力十足,因为这是真实情感的冲击力。

刘奕君所有的身体语言就四个字:浪子回头。

目前《熟年》的主要角色中,倪伟强台词最少,心里有话什么都不说。

但扮演倪伟强的刘奕君,就是靠这有故事的表演,激发了大家浓烈的情感,演活了这个纠结复杂的人物。

对倪伟强的出走和归来,解读有一万种,但好演员的好演技无需解读,那就是刘奕君。

05、曹翠芬:一声“我知道”, 把老人的情感演出来了

作为新一届国剧老太太专业户,曹翠芬演技最绝的就是,能把每个老太太演出不同。

而在过去许多同题材作品中,老太太的人物形象,都是相似的。

倪老太太是倪家的绝对主心骨,全剧故事也从为倪老太太过寿开始,以倪老太太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推动。

这也是一个观众从未在国剧中见过的,可爱的得病的老太太。

78岁的倪老太太对长子是敬,对二儿子是疼,把三女儿当成宝,把跟儿子离婚的儿媳妇春梅看成自己女儿。

她会跟小孩似的出来吓春梅一下,又会开心地打电话给春梅说等她回来吃大餐看演唱会。

国剧中很少有如此可爱又明白事理的老太太。

但这个人物从出场就面临一场戏,那就是如何得知自己患病的事。

大喜大悲的表演容易吸引眼球,但克制的内收的表演,可以描画出更多的回味空间,曹翠芬在《熟年》最新集里就贡献了这样的时刻。

当二琥不顾春梅的眼神暗示坚持说出她的病情真相,一直以来被保姆“关”在家里的倪老太太的情感终于爆发。

她直愣愣地看着二琥给她解释阿尔茨海默症,表情不断变化,最后大声说出一句——“我知道”。

然后音调又升上去一key,几乎是尖叫着说出四个字——“老年痴呆”。

那一刻,一个78岁老人身上背负的委屈、难过,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,全都发泄出来了。

这一段表演,曹翠芬只爆发了一次,这场充满力量的情绪戏却看得人屏住呼吸。

当老人像孩子似的抱住春梅哭泣,所有的情感浓烈到了极致!

这便是好的表演,也是人物的灵魂所在。

写在最后:

《熟年》的精彩在于,不管生活的甜或苦,只要是自家的,都必须下咽。这些真实,汇聚在普通人身上,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共情。

这让国产家庭剧,又一次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,也让普通人,又一次走进了央视小荧幕,成为故事的焦点。

生活的一地鸡毛从不偏心于任何家庭,所谓家人就是,各有各的小心思,但终究要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
家庭剧不好拍,因为讨论的是那本“家家难念的经”,容易让观众入戏,也容易让观众看得不耐烦。剧情少放一把盐会寡淡,多放一把又狗血。

《熟年》的办法是,把故事还给生活,“血淋淋地展示每个家庭所面临的矛盾、危机和困境,而且还不狗血。”

然后让观众自己从演员的表演中,品出生活的滋味。

当演员用真情实感打动着观众,并展现出对“演员”这个职业真正的敬意。

观众,是会看的。

打动普通人的,是好演员表演的代入感和沉浸感。

《熟年》其实说的是,每个人都生活在困惑、局限里,不论你多少岁,心理的熟年终会到来。

但故事不仅是真实地剥开生活的真相,更是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力道。

故事还在继续,我们的生活也是。

明天睡醒会有新的烦恼,也会有新的感动。

人生就像故事讲的,潺潺如细流,汹涌如大江,一家人柴米油盐的过,有琐碎有吵闹也有亲情的暖心。

那就让我们不管什么年,都和剧中的倪家人一起,把日子好好过下去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返回顶部